先说一个底层逻辑优质国企特别是央企好岗位一般不社招油水大的地方谁都想来容易社招进去的岗位一般都不是好岗位不是偏远穷就是老破旧所以好岗位即使社招也轮不到你为特定人员量身定制的概率偏大遇到社招又容易进去你要警惕别看表面可能把你派到一线偏远岗位去曾任国企面对这个问题时常无语这是国企特别是央企的痛点以前企业也想社招消息还没有发布人力资源部经理手里接到一大叠条子接电话接到耳朵痛人力资源部经理很苦恼拿着条子给一把手一把手从自己办公桌里掏出更厚的一大叠条子班子每个成员手里都有一大叠条子就几个岗位上百张各路神仙的条子满足一个得罪一片人力资源部经理出主意把这几个岗位修改为偏远地区的一线岗位顿时条子就没了后来领导都聪明了从此关闭了社招的大门真的满足不了也得罪不起天下没有净土极其特殊的关系企业也会采取极其保密的方式安置人员社会上的人根本不知道企业内部人也不知道具体方法就是曲线救国等潜规则所以你是应届生千万要尊重基本潜规则一定要积极参加校招千万不要等社招好岗位不社招关系户太多好招的岗位一般都不是好岗位因为没人争的岗位才会放出来社招比如工程施工类的国企经常社招一线施工人员那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岗位稍微有点家庭条件的谁去受那份苦当然了有些传统老国企还有习惯思维空缺岗位一般只招企业子女如果走校招很多企业子女都不够条件往往就是定向社招表面上公平公开其实定向面向职工子女这种社招外人很难进去面试那一关你就别想了还有一个原因国企特别是央企体量规模都比较大内部队伍庞大自行建立内部培养和成长体系喜欢培养使用土生土长的人才这类人才相对忠诚小私企为什么喜欢社招就是因为它内部缺乏完善的培养接替体系社招成熟人才直接定岗成本最低国企社招难的原因总结一下国企特别是央企社招难的主要原因我曾经担任多年的国企招聘负责人第一次社招一个特殊专业岗位接受我们部门经理收到张批条总经理想了三天三夜哪个都不敢得罪发布公告取消这次招聘了我举这个例子你就知道社招进国企有多难了难的是人情关难过呀所以那家国企从此永不社招把门彻底堵死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轻松多了职业规划选择大于努力要寻找优质公司加入优秀团队才能让自己如鱼得水寻找朝阳行业找到优质公司最好的精选网站莫过于领英了加油打工人这里有百强名企海量高薪职位领英助你轻松找到好工作一难度大的核心因素招聘数量小国企尤其是央企主要招聘渠道是校园招聘这是因为校园招聘可以批量进行程序严格监督多易于评价弄虚作假的余地相对较小社招的难度是招聘量小人情关系太多比如校招可以规定是门槛社招可能会说招聘专业人才但这个人才怎么界定标准人才的标准就模糊你说发表论文多他说发表论文多不代表他有实践能力于是就产生了混乱上级塞一个关系户进来就说他是人才你也没有办法否定他二难度大的主要因素竞争压力大刚才说了校园招聘有三个硬条件就卡掉了的关系户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学历三是专业所以最公平的招聘还是校园招聘大学生一张白纸评价标准相对客观正如三条硬条件社会招聘难点是人才的评价往往是评委说了算这就造成了关系户走人情的空间社会招聘报名的特别多条件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你竞争压力大压力大在面试关内定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国企不社招就是杜绝人情风三难度大的原因就是社招优质岗位要求高国企社招除了偏远施工单位一线操作岗位劳务派遣岗位大量社招外好岗位一般不社招即使要社招要求的门槛很硬很高杜绝走后门现象比如最近某石化央企搞社招招的都是内部没有的特殊人才因为他们新成立了金融风险部这方面的人才企业内部确实没有面向全球招聘条件高的吓人一般人根本不够条件招来的人才都是国际化的高端人才这些岗位走后门的不多因为你来了也干不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国企特别央企建立新业务模块企业内部没有成熟人才或者干脆没有这类专业人才一般会社招面向的一般都是成熟人才应届生就别想了比如某央企成立金融板块内部没有金融专业人才那么就面向社会招聘成熟人才国企特别是央企也社招紧缺人才比如随着业务升级走向国际缺乏国际化人才面向市场升级缺乏成熟的销售人才企业内部实在没有这类人才一般会社招国企特别是央企实行职业经理人或职业雇员改革的领域比如某央企搞互联网销售自己没有这类人才直接全球招聘高薪招聘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这类特殊紧缺升级型的社招岗位一般面向成熟人才不面向应届毕业生同时这类岗位都是优质岗位盯着的人也多很多领导为了避嫌一般委托第三方或内部成立招聘委员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开严肃的不太找安置性人员毕竟招进来要直接做事的作为员工要找到优质职位核心任务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身价根据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寻找更有利你的职位才是王道关键看你到底有没有优势如何提升自己的优势工作实践是一方面学习成熟的知识学习为人处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看看这套书肯定对你的升职加薪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