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会第一次直观体验到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名校有大把巨头公司来校招每家招几十到几百个人不等不少人轻松跨入门槛普通学校多是中小型企业难得来家名企却只招几个人拼尽全力仍然一票难求多数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是我的专业有哪些对口岗位我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我如何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该怎么准备校招今天就针对性解答应届毕业生如何找工作早日摆脱学生思维以下为本期大纲找工作一定要专业对口吗网络上性格测试靠谱吗为什么不能以爱好找工作我该怎么准备校招有必要参加社招吗找工作一定要专业对口吗专业工作本身是非高薪非大众化的专业要把自己当没专业对待大众行业且岗位数量多的工作能让你在职场越走越宽校招中不管哪个企业都会倾向于找某些专业的人专业相关不是一定因为专业就像驾照一样会不会开是另一回事公司起码图个安心毕业生也从小被洗脑三句不离专业对口自己画地为牢导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实毕业三五年后工作经历就会完全覆盖掉你的专业企业只看你工作这几年干了什么不管你以前是什么专业另外社会上大部分人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尤其是冷门专业天坑专业比如像考古农学气象学茶艺宗教学一抓一大把如果非要纠结专业对口毕业就失业像什么生物化学环境土木执着于专业对口大概率要面临有毒有害艰苦加低薪的现实到这里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专业不对口简历都很难通过人家根本不收你我通常回一句明知是火炕还要坐以待毙排着队往里跳你自己不会主动建立与目标岗位的联系啊社会上大部分工作是个人就能干没啥技术含量你本来就没工作经验企业也没指望你个毕业生能干的多好在它眼里你只要沾点边尤其是做过些实习就比很多对口专业的人要好所以要是没毕业就麻溜的去多做相关岗位的实习要是再有人说我专业不对口找不到那个实习你傻啊你都没毕业什么东西可以证明你是这个专业的呢自己好好想想至于已经面临校招还没实习过的学生在校园招聘中照样大胆投递各岗位你好歹先看看它的招聘要求比如采购一边找个采购入门书籍研究一下另一边网上搜索看看目标岗位实际干些什么只要你在面试中谈的头头是道面试官就会对叫你高看一等关于实际岗位选择我围绕大众行业且岗位数量多大概介绍一些工作大众行业意味着对应的公司数量多关系到你职业发展的广度再加上岗位多找工作和以后跳槽容易比如互联网的产品运营产品设计产品策划产品设计类数据分析视频剪辑音频制作研发测试运维前端后端等制造业各种制造工程师项目管理质量工艺成控生产运营物流研发等通用型岗位行政招聘绩效薪酬福利培训员工关系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采购商务市场工会党务等网络上性格测试靠谱吗市场上各种性格测试是要你交智商税社会和企业不会迎合你的性格网络上以为典型的职业性格测试是照搬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性格理论国内是集体主义精神职场也向来以关系为主这样的测试牛头不对马嘴更别提生存压力的区别实际面对医疗教育住房等不同制度及不同文化差异性格测试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光给相关机构交智商税交完还是迷茫不知道该干啥企业提供的岗位要么是为了维护企业运转要么给企业增值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性格而存在招聘你也不是觉得你性格适合而是在考虑性价比的前提下认为你合格能够被使用自己做份工作也只是利益关系对于个人而言努力提高自己的光环加能力最重要也就是学历名企经历和工作能力光环背书能让你跨入更大的平台能力决定你在平台的高度这样才能找到相对符合自身价值观的工作也就是三要素钱多事少离家近比如钱越多意味着工作压力越大事情越多没有三种好处都具备的工作个人从中取舍才是最靠谱的方式为什么不能以爱好找工作大部分年轻人喜欢追求人生意义但是潜意识里都更喜欢成功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兴趣爱好是一种奢侈品在工作中主动获取成就感是在职场里越走越顺的重要因素对于岗位的选择应届毕业生最容易陷入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这个困境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触动了无数人这里就以高晓松本人作为典型例子他表面兴趣是诗和远方平时谈天说地却最喜欢说什么贵族家学和赚大钱另一边通过知识变现和文娱疯狂挣钱所以表面上说追求人生意义潜意识里还是赚钱成为人上人为什么学生会执着于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原因在于大部分人从出生到成年都被父母和老师这样教育导致自己潜意识里认为工作和兴趣深度绑定现实是父母和老师大部分也不喜欢自身工作混口饭吃而已自己做不到就把想法转移到下一代真正以兴趣为职业的只有像音乐美术这样的艺术行业还有醉心于学术研究的教授最后就是那么一小撮确实干着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比如喜欢雕刻做了木匠这是他的福气像大部分人比如学设计的就喜欢天天熬夜画图被老板骂被甲方骂吗干程序员就喜欢一边面对屎山代码一边被产品经理指手画脚吗做小姐的就喜欢被人日吗那要是只喜欢性的宅男岂不是只能当男优在社会里的大多数人为了赚钱养家都不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除非你有强大的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这也是第一代理工农医二代金融法律三代人文艺术的来源要是给你百万年薪不管什么岗位就算是你最讨厌的照样干的爽这是金钱和权力的强大加持工作能顺风顺水的重要因素是先不谈喜不喜欢努力把工作做好让上级喜欢长期下来形成马太效应越是有正向反馈自己越有成就感干的越好也越喜欢这份工作成就感才是职业喜好的根本原因只要有这点任何岗位都可以胜任我该怎么准备校招提前获取往届校招企业信息事半功倍校招不仅仅仅参与本校企业招聘抛弃学生思维选择海投将化被动为主动个人要学会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我发现大学生有个共同特点总是迷茫自己到底该做什么对工作没有概念光想不行动你知道本校有哪些企业会来招聘具体有哪些岗位职位描述是什么吗与其迷茫焦虑为什么不提前调查一下呢大多数都缺乏这个意识光呆呆等着排队被宠幸事实上每年来本校招聘的企业起码有都是一样的你只要上学校的就业信息网把去年一整来开宣讲会的公司及招聘信息都看一遍提前熟悉公司岗位职位要求才能知道摆在你桌上的有哪些选择提早做好相应准备当你对企业如数家珍熟悉对方的要求自己就心里有数了大部分毕业生只会在本校找工作要是名校还好说一般学校的企业质量普遍很差大学生排着队被辣鸡公司收割校招是应届毕业生最容易就业的渠道也是最容易踩坑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渠道校招其实可以参加本校本市本省甚至全国各学校的校园招聘这里不是让你全国各地到处投而是比如本身学校不好的话重点关注本市或省会的名校因为路程近省钱自己也更熟悉做好简历转战其他学校寻找机会每年都有执行力强的人去其他学校大大方方投递面试并获取工作机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有的企业特别是单独开宣讲会的存在非名校不接但同样存在不少企业给机会尤其是在双选会面对面的校招下企业核心诉求是招人干活只要你表现好点被直接签下再正常不过了至于其他学校宣讲信息除了目标院校的官网还有便捷的第三方应届生求职网站会自动抓取高校的宣讲信息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叫海投网全国所有高校的宣讲信息都抓取进去了比如选定广东城市深圳就会跳出所有在深大学的近期宣讲会自行查找即可如下图除了正常校招像老师及师兄师姐的内推渠道要充分利用起来他们有各种的人脉关系和资源信息主动将简历写好发过去问问是否实习或者内推机会成功几率比校招高得多但是个人也得注意鉴别公司好坏我做过一份企业打分表发在推文关于行业和企业需要关注哪些信息里自行获取打分即可另外一边找找关系还不错已经在实习的同学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岗位能不能内部推荐另一边多和面霸同学聊聊实际面试问题在自己身上差缺补漏更好备战秋招和春招有必要参加社招吗大胆投递社招无经验以及年相关经验的工作同一家公司不同岗位都可以投递不同求职软件上的同一家公司也同时投递社招的成功概率往往比校招大因为校招竞争反而更激烈稍微来个好点的企业就抢破头另外还充斥着什么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方式非常不尊重面试者选出来只是会耍嘴皮子的人这种是企业在校招中欺负应届毕业生看耍猴一样罢了贼傻社招则不一样照样欢迎应届毕业生来应聘企业数量多岗位多个人选择性宽阔反而竞争没这么激烈也不会采用上述面试方法基本都是单面只有非常垃圾的企业才有直接拒了就行岗位要求写无经验或年相关经验的工作都是很浅的初级岗位企业也没指望你来了就能用大多数默认应届生也行另外同一家企业在不同招聘软件上发布的岗位数量和内容会有一些不同这些很少有毕业生知道在下载主流招聘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以及猎聘网大量投递简历同一家不同岗位只要感兴趣也投就算不同软件重复投递也没关系问起来就表示强烈想进贵司的意愿机会是靠个人争取只有海投才能获得更多实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