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生涯中,面临着学业、生活、情感、社交等许许多多的压力,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面对压力,度过一个身心健康且有意义的“研途”,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指出,要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教育部等多部门也多次在相关文件中强调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满足广大研究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全面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自本期开始,研究生院联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出研究生心理健康系列专题,希望为广大研究生和导师提供有益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帮助。本期,我们将聚焦研究生科研压力的缓解之道。
如果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那么科研就是研究生的天职。然而科研绝非易事,每个人在面对瑰奇而缥缈的未知领域时,即便有研究方向这个风向标,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压力。科研生涯将始终充斥着压力,重要的是你的大脑和身体,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如果你能够将这些压力视为朋友,而非无法抗拒的威胁的话,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地高效与健康。针对科研压力,医学博士Catherine Sorbara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了几个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拯救你的不开心。
避免与他人比较
与他人比较很容易落入用别人的成功来衡量你的成功的陷阱。
例如,发现实验室同学成功地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自己却还在纠结最初的实验中使用哪一种实验方法,于是感到十分内疚和悲伤。但是,这种想法过于主观了。仅仅根据你与他人的关系来评价你的成就是不明智的:
你们拥有相同的资源、经历和个人情况吗?与其将自己与他人相比,不如将自己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你现在比一年前知道了多少?你比五年前知道多少?学会庆祝你的成长,不管多么渺小。这有助于培养你的良好状态。
了解导师的期望
你需要尽可能多地从以前的学生和博士后那里了解你的导师,明确导师的想法和对你的期望。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提前计划,做好导师要求的研究,设定对自己的合理期望。了解这些会降低你的压力。
避免自我孤立有时候,学术界不是象牙塔,而是隔离室。在研究生阶段的许多实验都需要长时间待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里没有阳光,更不用说社交活动了。这种隔离是消极的、自我限制的信仰的滋生地。如果你不小心,这些信念会溃烂并战胜你。当你独自一人时,很容易感到无助。同时,感到无助让你想独处。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越来越多的压力,最终导致抑郁。不管你有多想自我孤立,不要这样做。这是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了。
与其关闭你的通讯方式,不如打开它们。跟大家谈谈你正在经历的事。写下来分享吧。你会惊讶于有多少其他人正在经历同样的事情。
让支持自己的人包围自己如果午餐或休息时间与别人的谈话充满了抱怨和流言蜚语,当你在一天结束时回到休息的地方时,这种消极情绪就会伴随着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所有的想法都变得如此消极,以至于当有人试图给你的处境合理化时,你甚至会感到恼火。
防止这种情况的唯一方法是远离给你带来消极情绪的人。让更积极的人包围你自己。可以是支持你的朋友、家人,也可以是积极向上的科研团体。
我们知道获得学位很难。但是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拥抱能激励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帮助别人变得更好。
把更多的期待融入你的科研生活生活中总有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有研究表明,只要为一个愉快的事件设定一个日期,你大脑中的内啡肽水平就会提高27%。
最重要的是,这个带来快乐的事情可以很小。它可以是一个约会,看电影,喝咖啡,或去一个新的地方散步。每当你想起这件事时,你的快乐就会增加。
不管你在实验室里做了什么,都要确保每周制定这样的两次小事(例如周三和周六),这将给你一周的期待感,并帮助你缓解学业上的压力
最后,将作家三毛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当我偶尔对人生失望,对自己过分关心的时候,我也会沮丧,也会悄悄地怨几句老天爷,可是一想起自己已经有的一切,便马上纠正自己的心情,不再怨叹,高高兴兴的活下去。不但如此,我也喜欢把快乐当成一种传染病,每天将它感染给我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